病媒生物是指能够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常见的如节肢动物中的蚊子、苍蝇、蟑螂和啮齿动物的鼠类等。
学校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病媒生物(如鼠、蚊、蝇、蟑螂等)的滋生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可能传播疾病,威胁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确保其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病媒生物防制密度控制水平国家相关标准
GB/T 27770-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GB/T 27771-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
GB/T 27772-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
GB/T 27773-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
GB/T 27775-2011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城镇
GB/T 39503-2020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学校
二、病媒生物防制密度控制要求
1.鼠类防制达标要求
对鼠类控制水平的评价应符合GB/T 27770-2011的规定,防鼠设施合格率、室内密度控制水平和校园外环境的鼠密度应达到A级,具体要求包括:
①防鼠设施(能够阻挡鼠类进入室内或相关场所的装置)全部合格(房间数30间以下)或不合格房间数小于1间(房间数30间以上)。
②室内鼠类阳性房间(发现活鼠、死鼠、鼠粪、鼠道、鼠咬痕等鼠迹)为0(房间数60间以下)或不超过1间(房间数60间以上)
③外环境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等鼠迹。
2.蚊虫防制达标要求
对蚊虫控制水平的评价应符合GB/T 27771-2011的规定,达到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A级。具体为校园不得有阳性的各类积水容器和各类坑洼积水,校园外环境蚊虫停落指数(评价人在学校外环境暴露右小腿,观察日落后0.5h内腿上蚊虫的停落数)小于或等于0.5。
3.蝇类防制达标要求
对蝇类控制水平的评价应符合 GB/T 27772-2011的规定,
①校园室内外不得有蝇类孳生地(存在适宜于蝇类孳生的腐败动物、腐败植物、人类、禽畜粪和生活垃圾的容器或地点),②校园建筑防蝇设施(能够阻挡蝇类进入室内或接触食物的设施,如纱门、纱窗、风幕机、门帘、纱罩等)全部合格。③校内食堂、餐厅等制作、售卖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④其他场所室内成蝇控制水平应达到A级,具体为有蝇房间为0(房间数60间以下)或有蝇房间不超过1间,阳性间蝇密度小于等于3只/间(房间数61间-100间)
4.蟑螂防制达标要求
对蟑螂控制水平的评价应符合GB/T 27773-2011的规定,成若虫侵害率、卵鞘查获率、蟑迹查获率(蟑迹是指蟑螂的尸体、残尸、空卵鞘壳、粪便等)均应达到对应的 A级控制水平,具体要求包括:
①成若虫侵害房间为0(房间数60间以下)或不超过1间(房间数60间以上)。
②卵鞘查获房间为0(房间数60间以下)或不超过1间(房间数60间以上)。
③蟑迹查获房间为0(房间数60间以下)或不超过2间(房间数60间以上)。
病媒生物防制是保障校园环境卫生和师生健康的重要措施。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取综合防制手段,确保鼠、蝇、蟑、蚊的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科学防制,健康校园,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