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昆明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我中心理化检验科近期对昆明市14县(市)区随机抽取的212份居民食用盐的盐碘含量,和210份8-10岁学生和孕妇的尿碘含量进行实验室复核。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它通过食物、水的摄入进入人体,充足的碘能保障人体身高、智力的正常发育。碘缺乏病是一类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造成甲状腺素合成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和克汀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昆明市的外环境普遍缺碘,自然环境中的碘含量不足以满足人体正常代谢需求。因此,通过给食盐加碘,并坚持食用合格碘盐成为最经济、安全、有效的补碘方式。1985年云南省盐业公司开始进行食盐加碘,到1995年对食用盐进行全面加碘,通过持续的食盐加碘措施,昆明市的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昆明市碘缺乏病患病率由1983年的6.67%下降1986-1987年的2.47%(昆明卫生志1978--2008)。
尿碘水平是评价人群碘营养的主要指标之一,如一个地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小于100微克∕升,或孕妇尿碘中位数小于150微克∕升,提示该地区人群可能缺碘。
碘缺乏病实验室自1988-1989年开展盐碘和尿碘的监测工作以来,为昆明市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如对居民食用盐碘监测结果显示1998年昆明市售碘盐合格率为96.19%,1999年为96.31%,2000年为97.39%(昆明卫生志1978--2008)。通过长期对盐碘和尿碘的监测,为昆明市2010年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不断完善检测技术和实验室管理,自1998年以来,连续参加并通过了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盐碘、尿碘能力验证考核。
实验室检测是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技术保障。2017年以前,昆明市场供应的碘盐只有云南盐业公司生产的“白象”牌,但自2017年1月1日在我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进行改革,开放了食盐市场,随着市场竟争的加剧,在昆明市场上出现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食盐,如深井盐、海藻盐、低钠盐、精制盐等可供市民选择。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给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供准确、真实的检测数据,才能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预警信息,以便及时掌握我市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