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急先锋
2024年9月起,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率FM101.7,联合制作的人物记述类节目《最美的你》,在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媒体平台、FM101.7调频、“七彩云端”app等平台播出。从“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方面讲述疾控故事,当好健康卫士、应急先锋。
大家好,我是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应急办公室的周洋,副主任医师,中国共产党党员。
全社会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关注可能源于2003年“非典”疫情。我于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参加工作,已从事急性传染病防制和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二十多年。1998年我上大学时,所学的“预防医学专业”还属于医学众多学科中的“小众”学科,大部分学医的同学都倾向于临床医学。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学科源于小时候读过的《扁鹊三兄弟》故事。那时还懵懂的我还向家里的大人询问什么是“上医治未病”?当了解其中的含义后,对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理念非常赞同。这也是我之所以选择学习预防医学专业的理由之一。刚上大学时,我所期盼的单位还称为“卫生防疫站”,我大学毕业时,全国所有“卫生防疫站”已改制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是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和进步的重要体现。参加工作后,我如愿从事了这个职业。这是一个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的部门,涵盖了人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
我所从事的急性传染病防制和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不同于医疗机构对病例的救治,我们通过国家建立的疾病监测体系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对收集到的疫情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判评估,摸清传染病在全市的流行规律,预测传染病流行趋势,找到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为制定、调整疾病防控政策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支撑,并参与组织实施具体防控措施,防范全市出现重大传染病流行。如果把这场与传染病的博弈看做一场战斗的话,我们既是这场战斗的哨兵和雷达,早期捕捉到传染病出现和升高的异常信号,拉响战斗警报;我们也是这场战斗的参谋部,为“防范于未然”和“精准打击”出谋划策,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疫情流行高峰,缩短疫情流行时间,控疫情流行范围。真正履行着“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多年来,我先后参与了全市各类重大急性传染病防控政策及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调整。先后参与处置了全市300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霍乱、不明原因肺炎、新冠病毒感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克雅氏病、手足口病、猴痘、旅游团队腹泻疫情、多种多类中毒离奇死亡事件等一系列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市各部门举办各类重大活动或采取重要行动前都会发文发函至疫情指挥部征求疫情防控意见。这些函件大部分都会转到我和同事们的手上,经充分分析研判,得出妥善可行意见,及时回复回函。这时真正真感受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与传染病的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战争,“既比速度更比耐力,既分高下,也决生死”。“我们要跑在疾病前面”是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老百姓和国家寄予我们的厚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精诚团结无私奉献”是我们市疾控中心的理念。多年的工作我得到了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心的表彰。2021年被授予第七届昆明市道德模范,2023年在昆明市“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市委市政府给予记三等功一次。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疾控战士,我们一直认为没有奖章才是最大的奖励,没有疾病的肆虐,老百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我们心中最大的祝愿。我们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不忘初心,“疫”路前行,奋力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