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通俗地讲,它是我们每个人运用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根据近5年来昆明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版)》我们为您精选了一系列您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健康素养必修课,一起来学习一下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吧!
1.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有哪些?
(1)母乳喂养可以使婴儿少生病。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宝宝体格和大脑的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减少感冒、腹泻、肺炎等患病风险,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
(2)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同时也是天然的疫苗,是具有活性的液体。
(3)母乳的营养成分是不可替代的。母乳可为宝宝提供均衡营养,母乳成分还会随婴儿月龄增加而变化,以适应婴儿的成长发育需求,这是其它代乳品无法媲美的。配方奶仅是无法母乳喂养时的替代选择。
(4)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婴感情,有利于婴儿心理发育。母乳喂养有助于母婴结合,使妈妈与宝宝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
2.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母乳喂养?
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如果没有不能母乳喂养的情况,宝宝出生后30-60分钟即可进行母乳喂养。即使没有乳汁,宝宝出生后,也要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3.母乳喂养到宝宝多大比较合适?
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母乳喂养持续到宝宝2岁,但在满6个月时要合理添加辅食,以补充营养,逐渐从吃乳汁过渡到吃食物。
4.每天母乳喂养几次,喂多少量?
正常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为6-17次,每次母乳喂养时间是6-24分钟,每次母乳喂养可吃到的奶量是32-131mL,每日母乳喂养的量加起来有528-1116mL。一般推荐2-3小时母乳喂养一次,没有母乳喂养模式一样的两个宝宝,就如成年人的食量也不一样,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按需母乳,不用跟其他宝宝进行比较。
5.如何判断乳汁是否充足?
(1)宝宝每天能够得到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
(2)喂养时,宝宝有节律地吸吮并伴有明显的吞咽声。
(3)出生后最初2天,宝宝每天至少排尿1-2次,至少排便3-4
次。
(4)出生后第3天开始,宝宝每天排尿6-8 次,排便4-10次。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能满足以上情况时,可判断为乳汁充足。吸吮及不断排空乳房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重要条件。
6.母乳喂养期间,要不要给宝宝喂水?
宝宝出生后纯母乳喂养的6个月内,不给宝宝喂水及任何饮料,乳汁中水份含量高,既能解渴,又能提供全面营养,可以补充维生素D,但不补钙。宝宝6个月后,需添加辅食,这时就可以喂水。
7.母乳喂养前需要乳头消毒吗?
通过母乳喂养可给宝宝肠道早期播种正确的细菌甚至真菌,不仅有助于预防宝宝感染某些疾病,还与成年期的远期健康有关,母乳喂养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8.母乳喂养中,多余的乳汁怎么储存,能保存多久?
(1)多余的乳汁可以使用吸奶器吸入储奶袋中,放到冰箱保存。
(2)常温保存,4小时内可给宝宝食用。
(3)4℃冷藏的母乳,72小时内给宝宝食用。
(4)冰冻母乳建议三个月内给宝宝食用。冷冻母乳放冷藏解冻,解冻一次不会增加细菌计数,解冻的母乳不再二次冷冻。
(5)家中同时有新鲜母乳、冷藏母乳、冷冻母乳时,优先选择新鲜母乳,其次是冷藏母乳,最后是冷冻母乳。
部分文字内容来源健康春城,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