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3年4月21日,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总支在昆明市文化馆开展第三期悦享荟--“兴文化、展形象”主题团日活动。
昆明市文化馆里有近代碑文、国画、字帖、地方戏剧等展出,青砖绿瓦、古树森森,为团员们静心观赏和潜心学习提供了浓厚的氛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具形,它们凝聚了古人的思想智慧和价值理念,经过时间的洗礼,它们沉淀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只有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力量,我们才能再创新的辉煌。
中心团员秉承坚定信念,在体检中心王勰同志的带领下,在书香阵阵的文化馆里,铿锵有力地重温入团誓词,展示出青年们挺膺担当,不负韶华的决心与信心。
增强文化自信,应该从认识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活动期间,中心团总支书记郭仕静同志与大家分享了《为文化注入当代青年的蓬勃力量》,让大家明白当代青年要主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润养民族之魂;要主动继承与发扬革命文化,铸牢爱国之心;要主动拥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敢为时代先。团员朱瑞芬、凌珏同志为大家诵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节选内容,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增强文化自信,应该从明白阅读和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团员们畅谈阅读中的所获所得,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思想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四位团员分享以下图书及电影:
1.《青春之歌》——杨沫 推荐者:段尚伟
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35 年“一二•九”运动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林道静的人生经历为整本作品的发展脉络。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从一个个人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改造和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小说着力叙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必须经历一个“再锻炼、再教育和再改造”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向无产阶级学习,逐步克服自身的阶级属性所带来的弱点,才有可能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小说以爱国青年为先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作为重点描写的事件,刻画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所经历的生活道路和他们的思想风貌。
2.《乡土中国》——费孝通 推荐者:罗思怡
专从社会学结构的角度,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社会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分析,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如今,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是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然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我们必读的经典。
3.《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推荐者:王勰
余华老师用幽默风趣的笔法,阐述着这个跟许三观卖血有关的简单又荒缪的故事,全篇没有生涩难懂的话语,但我们却能看见专属旧时代的温情。“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许三观的一辈子是很多那代人一辈子的真实写写照,那个年代有饥荒,有绝境,但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努力的他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提高,现在我们再也不用卖血赚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苦难中探求人生价值,关注人生中最为深沉的底蕴。
4.电影《洛奇》 推荐者:陈政吉
《洛奇》于1976年12月3日上映。“我不想再输了”——是洛奇在人生最重要决择时所说的话,洛奇在获得与拳王同擂交手时,结束颓废,毅然选择刻苦训练,只为不输得太难看。他是一名追逐梦想和诺言的斗士,尽管电影的最后败给了拳王,但是他依然站在擂台上,以坚强的意志赢得了观众和周围人的尊重。在五周的锻炼和短短十五回合的比赛中,他坚韧的性格,顽强的精神,以及敢于挑战的勇气终结了颓废的自己,迎来了新生。平凡的人,即使不能改变命运,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洛奇》告诉我们凌晨四点的‘费城’是寒冷的,但总有慢跑在其中企图迎接高光的斗士。无论是么时候,《洛奇》都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最后,在互动小游戏的欢乐氛围中,结束了本次悦享荟学习活动。读书学习是增强我们精神力量最有效的方式,中心团总支悦享荟系列活动已开展三期,在活动中大家有所乐、有所思、有所得。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时刻记住,我们不仅要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