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疾控人——2022年,我们的抗“疫”故事
[作者:市疾控中心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3-23 14:44来源: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对昆明市疾控中心的李云涛说,我需要一个能把人看哭的故事;李云涛说:“这种故事我没有,我只有能把人干哭的故事。”

2022年3月18日,是昆明市疾控中心40名工作人员夜半驰援昆明市盘龙区的第9天,大家刚刚度过9天里的第5个不眠之夜。中午的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流调队员们在和名单上的流调对象轻声交谈,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觉。


1


2020年初,昆明市疾控中心的官方抖音发布过一张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睡觉的照片,不久后这位同事强烈要求删除,理由是有人举报他上班时间睡觉,而这就是证据。单位管抖音发布的更委屈,解释说难道看不到背后的窗子是黑的吗?这明明就是半夜。盘龙区疾控会议室的工作条件比市疾控还要差一点,椅子都是折叠椅,没有靠头的地方,可大家依然能够睡着。还有不顾斯文的小青年,一横条地睡在三把椅子上。其实,负责这次疫情处置的工作人员是配有附近酒店房间的,但是在不吃不喝,穿着隔离服忙了一个通宵之后,很多人实在没有力气走回酒店;况且五六点回去,九点不到又要回来接着干,这样折腾也不划算。


2


为什么疾控人老是要夜里加班?难道安排在白天不行吗?昆明市疾控中心顾涛解释说,一般都是上午八九点一上班进行核酸采样,比较准确严格的检验过程是六个小时,下午两三点出结果;如果有阳性,需要再次复核,又是六个小时,出结果一般要到晚上十点多。如果复核是阳性,相应对的一系列处置程序启动。可能有工作人员需要三级防护,穿上隔离服去找到阳性病人,安置到隔离区域,并立即对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确定追踪各类密接者次密接者,在外面一套程序走完,回到办公室还必须马上写出流调报告。疫情不等人,疾控人忙起来真的顾不上什么白天黑夜。昆明市疾控中心张潇文、石瑜、毛鸿彦、李菊芳、车旺军等前几天被抽调到呈贡区处置疫情,一口气忙了31个小时,期间只睡了一个小时,这还只是一般情况。昆明市疾控中心急传科的周洋等几位大神,忙起来两三天不睡的情况也是有的。


3


防疫工作是跟病毒打交道,而更难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昆明市疾控中心急传科科长毛志鹏说,在昆明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过的人几乎都哭过,大家都是正常的成年人,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最近的例子发生在3月13号。一位三岁的小朋友被确诊阳性,他的一个小伙伴被定为密切接触者。昆明市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王勰负责这个小伙伴的流调工作,电话流调了小伙伴曾经去过的一个美术培训班。由于这个小伙伴被讹传为阳性病人,上过美术培训班学生的家长火力全开,一起责怪培训班负责人。这位培训班负责人一方面承担着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在家长那里也备受折磨,一肚子无名火无处发泄,直接把电话打给王勰,情绪激动地责怪王勰为什么信息不一致,名誉经济损失巨大谁负责等等问题,弄得王勰一肚子委屈。经过顾涛耐心跟这位负责人解释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她才慢慢接受了现实,并积极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导致这次昆明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非常厉害,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短时间接触病人,就有被感染的风险。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疾控人员“走街串巷”,抽丝剥茧,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对可能涉疫的每一条街道、快递点、超市、餐馆、诊所等场所逐一实地“侦查”,确定接触者风险级别,确定他们是否需要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围绕病例开展流调工作,最后锁定密接、次密接人员,最多的一例关联人数近500人。

4


5


这次昆明的疫情比较突然,从昆明市疾控各科室抽调工作人员到盘龙、呈贡两区都是临时通知,大家接到通知立刻启程,到了“前线”才知道晚上不能回家。由于没有带化妆品,有的习惯每天化妆的女同事无法描眼线画眉毛,真正做到了以真面目示人。昆明市疾控中心专职驾驶员曹昌军和蔺先锋24小时驻守盘龙区,整整十天没有回家,衣服穿出了味道,只好叫妻子把换洗衣服送到区上,曹师傅家还送了两次。这次抗“疫”期间,昆明市疾控中心的陈皓和在西山区疾控工作的妻子举行了婚礼。这场早就在老家定好的酒席两人都没能到场参加,陈皓在盘龙区支援,妻子也走不开,乡亲们参加了这场没有新郎新娘到场的特别的婚礼,送来了最真挚的祝福。据同事泄露,本来也要在上周结婚的还有昆明市疾控中心的双职工杨振和王菲,巧的是杨振也在盘龙区支援,也让我们献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