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疾控中心:要坚持防疫的“三件套”和“五还要”
[作者:都市时报发布时间:2022-01-30 11:21来源: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进入秋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呈爆发态势,昆明市的疫情防控也在常态化中不断推进。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2022年,昆明市将继续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细节意识,毫不松懈、落实到位,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对此,市两会与会人大代表也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开展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22年,昆明市在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方面,要坚持“人物同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因时因地调整完善差异化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风险点失管漏管,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提高核酸检测转运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在休息权、经济待遇等层面

为医务人员做好保障


对此,市人大代表李春光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此前昆明市对呈贡区发生的疫情采取的相关措施值得点赞。但在未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注意既要防控又不能过度,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民生,保障经济的平稳发展。


李春光认为,随着春运开启,在核酸检测层面,昆明还应该有更多的措施可以选择、采取。“一方面,目前昆明的24小时核酸检测点可以说非常少,大部分检测机构下午4点半以后就不再接受检测了,在目前春运已经开始及假期学生密集返乡的情况下,核酸检测的压力比较大,难以满足民众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有大量自行检测的手段,其中很多检材都是中国制造,从便民的角度来说,未来可以考虑、考量采取这样的措施。”李春光说。


今年市两会上,结合自身调研掌握的情况,李春光还提出了《关于落实改进相关措施切实保障医护人员权益的建议》,有鉴于一线防控人员医务人员(下简称“一线人员”)面临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等困难,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李春光建议,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关心保护一线人员,更要在落实休息权、经济待遇等层面做好保障。



李春光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关心、爱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云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保护关心爱护一线医务人员十二条措施》,昆明市委及市政府办公室也制发了实施前述措施的工作方案。


应在全市范围内统一

“一线人员”的认定标准


“但据昆明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反映,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及注射疫苗的人数迅速增加,部分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量成倍增长,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压力陡增,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措施不实不细不到位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有的医院一线工作人员不具备流传类疾病处置能力,被赶鸭上架;有的医院工作量成倍增加,但医院不补充人手;有的医院医务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得不到轮换与必要休息,身心受损;有的医院对一线人员的认定过于狭隘,挫伤积极性与士气。”李春光建议,结合上述情况,为切实保障医护人员的权益,应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一线人员”的认定标准;同时,对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云南省委及省政府办公厅、昆明市委及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前述措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人事政策待遇、子女入学、休息等方面的权利。


另外,可通过增设非医院场所的24小时核酸检测场点,减轻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推行家庭自测盒(抗原试剂)的使用,以防控需要大规模核酸检测时能力不足所致的风险等。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严丽琼:


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与项目价格收费调整,促进医疗行业良性发展;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科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市人大代表宋超:


结合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加强核酸采集、检测、封控区的医疗救助能力和院前救治体系建设。


市人大代表唐红英:


尽快落实预防为主的健康工作方式,加强预期干预,学校社区要大力宣传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致病率。


专家建议

70岁以上老人也应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1

拓东体育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市民有序进行加强针接种 CFP 图


昆明在疫情防控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大家应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相关行业专家有话要说。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医师戈国静:

要坚持防疫的“三件套”和“五还要”


戈国静表示,在省、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领导下,昆明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正常有序开展中。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仅是对个人的保护,也是全社会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戈国静介绍,目前昆明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分为两个部分,3—17岁人群已基本完成两剂次的接种,第三剂次加强针的接种,待国家卫健委安排后另行通知,18岁以上人群正在进行第三剂次加强针的接种。


戈国静提醒市民,请3—17岁还未完成两剂次接种、18岁以上还未完成三剂次接种的人群,尽快就近到接种点完成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此外,70岁以上老年人也应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慢性病患者,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接种,如果对自己的病情不确定,可以咨询接种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疫苗。


戈国静表示,春节期间昆明市各县区均有部分接种点正常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或疾控中心。


此外,疫情期间,做好防护、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很重要,应该要坚持防疫的“三件套”和“五还要”。戈国静表示,“三件套”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五还要”指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同时,疫情期间市民应减少外出、聚会。如有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访客,请主动与社区联系,并积极配合采取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腹泻、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应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姚为群:

配备发热门诊 专用车载CT


姚为群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医院的疫情防控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以及患者留观、检查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医院有专门的核酸检测点,发热门诊、留观场所均划分了发热病人和未发热病人区域,并配备了发热门诊专用车载CT,方便发热病人检查。” 


此前,据媒体报道,昆明市已在29家定点医院设立了发热门诊。姚为群提醒,患者体温超过37.3℃,就应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此外,出现咳嗽、咳痰、腹泻、嗅觉或味觉异常等症状,也应该先到发热门诊进行新冠肺炎的排查。“疫情期间,患者前往医院就诊,应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准备好健康码和行程卡,并遵守防疫规定,配合医生做好流行病学史调查。”姚为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