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地理位置: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羊方旺384号
联系人:王琳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1、项目名称: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简介: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用人单位)始建于1954年,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羊方旺384号,是中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由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成立,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1786.HK)。
用人单位是一家专门从事铁路养护机械研究、开发、制造和修理的机械制造企业,也是铁道部确定的大型养路机械主导企业,经营业务涵盖机械制造及销售、零部件销售及服务、产品大修服务和铁路线路养护服务,捣固、稳定、道砟清筛、配砟整形、物料运输、钢轨处理等多个系列60多种产品,实现了枕下、轨上、空中立体化、系列化配套齐全的产品格局,年生产各种大型铁路养护设备100余台,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研发、制造及服务提供商。
用人单位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EN15085-2欧洲焊接质量认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该项目于2007年以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名称立项,占地500亩,年生产大型铁路养护设备200标准台以上。开工建设前通过了云南省卫生厅组织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2010年1月进入生产试用行阶段,2012年2月完成了由云南省卫生厅组织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该项目在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中均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自2012年以来,项目运行平稳流畅,各要素基本保持稳定,2014年因发展需要,铸造生产部分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拆分独立。拆分后的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并于香港挂牌上。用人单位在生产工艺、规模、产能、防护设施、生产人员、原材料和设备以及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均未发生显著改变。
自2007年以来,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对上岗、离岗和在岗的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此次评价为首次现状评价,用人单位自投入生产运行以来,生产运行正常,实际生产能力达到满负荷状态;各主要生产设备运行正常,项目主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正常。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用人单位陪同人
1、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名称 | 姓名 | 技术职务 | 资质证书号 |
项目负责人 | 雷钫普 | 主管医师 | 云B(P)0260 |
雷钫普 | 主管医师 | 云B(P)0260 | |
车望军 | 副主任医师 | A01(P)14201223 | |
耿全 | 医师 | 云B(P)0262 | |
白 云 | 主管医师 | 云B(P)0259 | |
张永健 | 医师 | 云B(P)0263 | |
杨晨 | 医师 | 云B(P)0264 | |
报告书审核人 | 张 亮 | 副主任医师 | 云B(P)0258 |
报告书签发人 | 车望军 | 副主任医师 | A01(P)14201223 |
2、时间:从2016年1月-12月期间,对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4次3天连续采样监测。
3、用人单位陪同人:王琳
四、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1、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考虑生产过程包括机加工、切割、焊接、装配、涂装和整机调试等生产工序。结合用人单位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原辅料使用、设备配置、工艺过程、作业方式、危害因素特点和劳动组织等因素,基于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将各评价单元或子单元中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及其分布和人员暴露情况汇总于下表。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厂 | 工段 | 工种 | 危害因素名称 |
结构分厂 | 下料 | 喷丸 | 粉尘(其他尘)、噪声、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丙酮、乙酸乙酯 |
校平 | 噪声 | ||
等离子切割 | 噪声、粉尘、CO、CO2、O3、NO、NO2、紫外线、高温、高频电磁场 | ||
激光切割 | 噪声、粉尘、CO、CO2、O3、NO、NO2、高温、紫外线、激光 | ||
氧乙炔切割 | 噪声、电焊烟尘、CO、CO2、O3、NO、NO2、高温、紫外线 | ||
配送 | 库管 配送 | 噪声、粉尘、CO、CO2、O3、NO、NO2 | |
机加工 | 操作工 | 噪声 | |
焊接 | 焊接 | 噪声、电焊烟尘、CO、CO2、O3、NO、NO2、高温、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 | |
焊接 | 打磨 | 噪声、粉尘、手臂振动、CO、CO2、O3、NO、NO2、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 | |
制作 | 焊接 | 噪声、电焊烟尘、CO、CO2、O3、NO、NO2、高温、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 | |
机加工分厂 | 机加工 | 操作工 | 噪声、油雾 |
总装分厂 | 小总成 | 胶管 | 粉尘、噪声 |
电/钳工 | 噪声、溶剂汽油、CO、氮氧化物 | ||
预组装 | 焊接 | 噪声、电焊烟尘、CO、CO2、O3、NO、NO2、高温、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 | |
打磨 | 噪声、粉尘、手臂振动、CO、CO2、O3、NO、NO2、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 | ||
喷漆 | 喷漆工 | 噪声、粉尘、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溶剂汽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丙酮、乙酸乙酯 | |
总组装 | 电/钳工 | 噪声、CO、CO2、NO、NO2、O3 | |
调试 | 电/钳工 | 噪声、CO、CO2、NO、NO2、O3 | |
试制车 | 磨焊 | 电焊烟尘、CO、CO2、O3、NO、NO2、高温、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手臂振动 | |
电/钳工 | 噪声 | ||
公辅 | 供电 | 电工 | 工频电场、噪声 |
供气 | 操作工 | 噪声 | |
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员 | 紫外线、噪声 | |
排水 | 操作工 | 噪声、硫化氢 | |
仓储 | 派送 | 噪声、粉尘、CO、CO2、O3、NO、NO2、 | |
库管员 | 溶剂汽油、噪声、苯系物 |
2、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6年1月-12月期间,对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4次3天连续采样监测。监测时,生产负荷和防护设施运行均处于正常状态。监测期间,用人单位各生产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管、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和运行及维护、工作人员作业方式和行为、以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均同于其日常作业时。在评价监测过程中,对各工种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采样监测均在正常班中进行,各个体采样的采样覆盖时间在4~6小时之间。检测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部分岗位的劳动者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接触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二甲苯、一氧化碳、噪声等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存在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1、评价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中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的目录,用人单位属于(二十四)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项目。
2、建议:检测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接触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二甲苯、一氧化碳、噪声等危害因素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且根据相关危害因素的分级标准,这些劳动者危害作业的分级在0~Ⅲ级之间。因此,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1-2010、GBZ/T229.2-2010、GBZ/T229.4-2012的要求的危害因素分级控制要求,做好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的控制,不断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健康。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2017年5月22日,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人员对《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现状评价报告书》)进行了审查。专家组分别听取了用人单位对企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和评价单位对《现状评价报告书》的汇报,专家查看了现场,专家组同意通过《现状评价报告书》。
2017年6月28日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