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进补,警惕“毒”从口入
[作者:市疾控中心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1-06 11:16来源: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乌头类植物是指乌头属毛莨科的植物,常见草乌、附子、附片、川乌、雪上一支蒿、小黑牛等均为乌头类药物。进入秋冬季市民有进食此类药物滋补身体的习俗,普通的炖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因此秋冬季常出现乌头碱中毒的事件。

中毒症状:成人口服纯乌头碱0.2毫克即可中毒,3-5毫克即可致死。一般在食用后0.5-2小时之间出现,毒性表现主要有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等,中毒症状有口、唇、舌发麻,全身发麻,胃内强烈烧灼感,逐渐出现瘫痪,颜面及四肢痉挛,言语困难,视力、听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因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而死亡。

1


预防乌头碱类药物中毒:

1. 尽量不食用乌头类植物。如身体确实需要,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食用。

2. 乌头碱急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进食这类药物后,一旦发现口、唇、舌发麻,脸部以及皮肤发痒或者有蚂蚁爬行感,恶心、发慌等中毒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或及时拨打120急救。发生中毒后要注意保存吃剩的食物,以便检测中毒原因。

      3.严禁集体食用加有草乌、附片等毒性药材原料自行配制的药酒及其他食品。酒浸或用酒冲服此类药物可增强其毒性,尽量不饮或少饮自泡药酒,不喝无标识或标识不明的泡酒。

2


      4.严禁一切单位和个人出售以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

5. 严禁餐饮经营单位、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和会议涉及集体用餐等加工食用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


来源:食品学校卫生科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