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人的2020过年日记
[作者:市疾控中心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2-01 16:36来源: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传服务科 邹宁

全昆明市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也就是咽喉部位提取的分泌物,每天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进行分析检验,来确诊这些患者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人开玩笑说,这里是昆明市“最毒”的地方。

001


2020年新年伊始,这里的检验楼启动每天人员24小时轮班,设备24小时不休,最多时每天要检验上百份来自全市14个县(市)区疾控和自采的咽拭子样品。

2020年1月17日开始,这里的办公楼的灯光,每天都要凌晨两三点以后才熄灭。每天按时向云南省和昆明市上级部门上报6份疫情报表,每天跟踪更新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雷打不动必须完成的工作。

路过这里,您随时能够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进入的人员车辆,都必须在洒满消毒液的红地毯上走一趟,懂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02

今天,就带您走进这个让业外人士好奇又害怕的单位,了解一下这群正在抗击“新冠”的疾控人。                                               







喜讯!微生物检验科喜提尿不湿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一线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从来都很暖心,加班的话方便面面包等食品供应充足。

1月27日下午,微生物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到总务科库房领取方便面、水果等夜班物资,最让他们开心的是,新申请的成人尿不湿也到货了。

003

在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必须穿两层隔离服,现在工作量比较饱和,一工作就是五六个小时,象平时那样上个厕所,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严格按照规范穿脱一遍隔离服,就算是非常娴熟,有人协助,也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更何况隔离服还不便宜,脱下来就作废了,必须销毁。为了一次小便浪费一套隔离服是不可能的。

04


憋尿,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怎么办?穿纸尿裤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有人说我一下子老了5岁!”

从1月17日开始,急传科应急办的工作人员就开启了夜班模式。全市的疫情汇总、记录、分析、上报、检验结果接收反馈、各部门协调等等,千头万绪,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天凌晨12点到2点,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天两三点钟回到家,洗漱完上床睡一下,还满眼飞舞着各种报表,等到昏昏睡去,差不多又到了上班时间了。

006

1月28日晚上,急传科的工作人员说,虽然只上了12天夜班,但大家的感觉是已经过去了一个来月。

科员林赟则说,前两天遇到个朋友,冷酷地告诉她:“你这几天起码老了5岁”。



      市疾控话最多的男人


说急传科应急办主任毛志鹏是这段时间全中心说话最多的人,估计没有人会反对。他自己说,每天估计要打电话150个左右,而同事则认为要超200个。

归纳起来这些电话的主题只有一个——协调。全市14个县(市)区疾控要协调,机场、火车站、高铁站要协调,派出的每一组流调队员和驻场同事要协调,省市区医疗机构要协调,省市上级部门要协调汇报,真正是千头万绪,最后牵于这部手机。

007


和毛志鹏讲话,你要习惯被电话打断;听毛志鹏打电话,能够感受到中年男人的冷静、理智、有条不紊,连为工作争吵,都是温和而坚定的。

毛志鹏是80后,可是头发差不多白了三分之一。他急忙忙地澄清,自己是少年白,9岁就有了白头发啦,只是这几天比较忙,没来得及让媳妇染。




         难忘的大年初一

由湖北峡州旅行社组团的武汉籍旅客一行119人于1月21日由武汉飞至缅甸曼德勒,原计划25日返回武汉。因武汉封城,旅行社进行改签并分别于1月25日15时14分和18时25分乘机到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调派市、区两级疾控人员对所有旅客再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这件事新闻有公开报道。

10

12


那天,昆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怡带队,共六名工作人员,和官渡区疾控的同事一起,在大板桥旅客们入住的酒店,从大年初一晚10点一直忙到大年初二凌晨3点,顺利完成了这次流调和酒店环境、相关车辆的消杀工作。

13


在回单位的路上,一位同事说,都快十点了,本来以为可以过个平安年了,打了盆热水,刚把一只脚放进去,电话就来了。其实,每一次临时处突,都规定队员要在接到电话20分钟内赶到,30分钟内从单位出发。

这样的不眠之夜,对疾控人来说,也是平常。






文编: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