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季,很多人就习惯性的打着“贴秋膘”的名号大吃大喝。饭店商超也纷纷打出各种“贴秋膘”的营销口号来招揽客人。
我们的身体真的那么缺这些大鱼大肉吗?到底秋季怎样进补才是重点?接下来告诉你秋季如何正确进补才是明智之选。
用药物补阴需由中医师辨明体质,再结合初秋“温燥”的气候特点进行调补。而日常生活中,补阴的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们在家就可以尝试。
民间素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
入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早起吸收自然界晨露滋养之湿,利于人体适应入秋后的“燥气”;早睡则可滋养人体阴精,对补阴有莫大的益处。
打太极、练瑜伽、饭后慢走等轻缓柔和的运动都非常有助于放松身心、调和阴阳。
功效:健脾利湿、和中开胃
做法:
1. 猪小排先清洗后焯水备用,胡萝卜清洗后切块或条;
2. 猪小排和胡萝卜先放清水,加半勺黄酒、蜜枣,煮开后小火慢煮约100分钟;
3. 鲫鱼清洗后沥干水分,在油中下生姜,再将鲫鱼两面煎透,开大火倒适量黄酒,关火;
4. 将煎好的鲫鱼倒入排骨胡萝卜汤中,大火煮开后小火20分钟左右,不要大力搅拌,防止鱼肉碎掉;
5. 西洋菜清洗干净后,倒入鱼汤中煮开,小火10-15分钟左右,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补脾益胃、气阴两滋做法:
1. 太子参、石斛、淮山(去皮)洗净,稍浸泡;
2. 猪瘦肉洗净,整块改刀起花;
3. 上述汤料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个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
功效:清心润肺、化痰止咳
做法:瘦肉洗净,成块落煲,加放以上各药材,放六碗水,煲二小时已成。
来源: 云南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