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生活化 享受健康一路发
[作者:发布时间:2019-08-28 15:32来源:本站原创]

老年人养生是为了能更好的安度晚年,无伤病的享受剩下的休闲时光,老年人养生不分季节,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应对,秋天气候比较干燥,早晚温差大,往往是老年人发病的高峰期,所以老年人想要健康的度过秋季,就要关注养生预防。那么老年人秋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


1. 秋冻看体质

中医讲秋冻有利健康,但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宜秋冻期,尤其是一些患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进行秋冻。


2. 注意居室通风

天凉了也要保持居室经常通风,当室内外温度相差10℃时,15分钟即可将室内空气交换一遍。不要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用湿毛巾擦室内的家具,厨房最好安装换气扇,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


3. 入睡时避风寒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老年人体质差,对睡眠环境也要求较高。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就很容易受到“寒风”侵袭。所以,老年人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


4. 多用脑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原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秋季天气转凉,外周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大,寒冷刺激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老年人在生活中多培养几个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活跃,神经细胞就不会这么快萎缩。积极参加脑力活动,下棋,打麻将等都是锻炼大脑的有效方式,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5. 饮食调养以“滋阴润肺”为主

老年人由于五脏衰弱,肠胃薄弱,如果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势必伤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另外,由于秋季气候干燥,易犯津伤秋燥症,因此,在食物选择上应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之品为主。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可多食;也可适当加些滋补中药煮粥、泡酒饮用,如杞子粥、黄精粥、玉竹酒、柿子酒等,对扶正防病有积极作用。


6. 合理搭配饮食

老年人对饥饱的调控能力较差,往往饥饿时会发生低血糖,过饱时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应少食多餐,按时进食。一般每日至少进食三餐,最好再增加两三次副餐。副餐可选食豆奶、花生糊、核桃酪、松软糕点、水果等食品。3次主餐的间隔时间为4至6小时,副餐放在主餐之间和睡前1小时。以每餐八九分饱为度,七分饱为佳。老年人应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红薯。


7. 热水泡脚

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血液循环不好,易诱发多种疾病。故古典医学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老年人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8. 多补水赶走秋季干燥

秋季天气干燥,所以秋季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每个子女都担心的事情,子女们都希望给父母还有爷爷奶奶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平时我们不仅要多注意一些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还需定期带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便于及早发现疾病和及早治疗。现在昆明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每年1次的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老年朋友们可带上本人身份证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咨询预约即可。


来源: 基层卫生科  梅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