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以下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给居民带来哪些好处呢?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得居民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对于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减少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机构有哪些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机构主要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压:到医疗卫生机构测量血压时,非同日三次测量结果:收缩压(即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即低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虽然所测的血压值不高,仍属于高血压。早期可无症状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乏力。
1、 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服务内容:检查发现;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即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施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心理等健康指导。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个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查血糖,血糖值≥7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确诊。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如果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有可能测得的血糖值正常,但还是糖尿病,一旦停止有效的治疗,血糖还会升上去的。它的临床表现大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血糖高,尿糖多造成的三多一少,吃的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二是并发症造成的症状,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1、 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2、 服务内容:检查发现;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进行体格检查及降糖药物用药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心理等健康指导。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给患者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加入到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得到基层医生主动的、连续的服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的使用降压、降血糖药物,将血压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高血压和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医生会及时发现患者其他的健康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医生会指导患者紧急转诊;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及家人的精神压力,缓解因病情控制不理想而造成的经济负担。
来源:慢病科 王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