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中心将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检测水平作为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2017年-2018年我中心多方争取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采购了130余万元检验仪器,2018年增加聘用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3名,使中心实验室的检测范围和检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18年,县疾控中心开展一系列卫生检验检测工作,准确地反映流行病学的相关性,为控制疾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一、 饮用水检测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县农村饮用水质卫生现状,防止水源性疾病的传播发生,同时为我县农村饮用水的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全县饮用水安全,在县委政府的统筹按排下,结合我县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2018年8月13日到8月31日,我中心与水务局联合展开对全县七个乡镇的贫困村饮用水进行了采样监测。水样采集、保存、检测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评价标准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及有关规定进行。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毒理指标:砷、铅、镉、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耗氧量、挥发酚类等以及消毒剂常规指标等33个项目。本次共一共采集水样119件,截至2018年9月3日已全部监测完成,数据结果正在核算中。此次监测将为石林县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依据和决策,为保证今后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进一步改善水质状况,预防控制水性疾病,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二、盐碘监测
为了了解我县居民食用盐中碘含量情况,为我县建设碘缺乏发病防治体系提供数据支持,2018年7月9日到2018年7月11日,卫生检验科对采集到308份盐样进行了碘的测定。盐样由各个卫生院统一采集后送到检验科,食盐中碘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为了了解我县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2018年9月11日至2018年10月20日卫生检验科按照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凉拌蔬菜、学校周边油炸食品、散装白酒、腌菜进行了采样检测。其中微生物及致病因子检测10件,开展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5个项目,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检测30件,进行了甲醇、砷、亚硝酸盐等9个项目的检测;样品由卫生检验科人员以消费者身份购买,并对样品做好信息登记;样本的检验,结果的计算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四、尿碘检测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微量元素,机体摄碘不足或过多都将影响甲状腺功能,造成甲状腺的损伤,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且碘90%经尿排出,10%经粪便排出。24小时尿碘排泄已被证明是一一个很好的衡量碘总体水平的指标,且尿碘排泄基本恒定,排出量基本可以反应出它的摄入量。测尿碘值是尿中总碘含量,但主要反映了尿中无机碘的含量,也主要反映了被胃肠道吸收的摄入碘量。个体间的尿碘值变化很大,与每天摄入的食物、饮水量等因素有关。
从碘缺乏的公共卫生问题出发,关心群体的尿碘水平,因此一定样本量的群体尿碘值,完全可以反映该地区人群的碘营养水平。疾控中心2018年8月对全县5个乡镇的300余人的的尿样进行了尿中碘含量的检测,监测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及在校学生。并将结果上报,为全县预防碘缺乏病提供技术依据,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五、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县疾控中心,为石林辖区内的餐饮业、食品加工及销售、公共场所、药品业等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业务。自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30日,共为从业人员8377人(去年同期5133人)提供了免费办理健康证服务,其中餐饮业3364人、食品卫生1771人、公共场所1945人、食品加工728人、药品业363人、其他人员206人。健康体检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244人,增长率为63.20%。
(体检登记)
六、犬粪包虫抗原检测工作
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带科棘球属和泡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流行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包虫病流行区的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4.6%,受威胁人口约为8000万。我国也是世界上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按照国际有关组织的划分属于高流行区。为掌握我县犬包虫病的感染情况,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9月3日至6日,检验科开展大可乡、圭山镇、板桥街道办等乡镇的狼犬、中华田园犬等300份犬粪,并进行包虫抗原检测,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为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