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砒霜毒68倍,开水都煮不死!最容易藏在5种食物中……(之一)
[作者:发布时间:2018-09-06 10:17来源:本站原创]

吃花生、瓜子时,如果碰到味道发苦的你会怎么办?很多人会吐掉继续吃,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


其实,上面两种做法都错了!


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果仁要立即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为它们中很可能存在一种危险的毒素——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有多毒?


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


食物放久了,难免会发霉,这主要归咎于霉菌。这些霉菌中,有可能会产毒的黄曲霉、寄生曲霉,也有酿造用的红曲霉,无毒的黑根霉等。


其中,黄曲霉毒素正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在毒性上,砒霜和剧毒物氰化钾见了它,也会“自叹不如”。

喜欢看谍战片的人,都应该知道氰化钾,就是抓住间谍时抹一点在嘴唇上就能丧命的剧毒。而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它的10倍。


更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20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



微量黄曲霉毒素即致癌



“黄毒”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15倍),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


一般来说,体内黄曲霉毒素如果达到1毫克/公斤以上就可诱发癌症,而这仅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毒素。


如果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分分钟找上门!急性肝炎、肝细胞脂肪变性、胆管增生……


好就好在,通常霉菌产生的毒素量较低,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


大家最该担心的,是日积月累之下的慢性中毒,甚至致癌性。


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诱发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等,还可能导致畸胎。



黄曲霉毒素最爱哪些食物?



它最喜欢藏在发霉的、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01

花生


花生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发霉了,洗得再干净也没用,一定要扔掉。且黄曲霉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况下生长更快。


因为花生本身富含油脂,而黄曲霉毒素又易溶于油脂,假如胚芽有毒素,胚乳部分肯定也有毒素。


就算把胚芽去掉了,剩下的毒素仍然会影响人体健康。



02

玉米、稻米等粮食



在收获、贮存粮食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而遭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尤其是在雨季。


其中,玉米的胚部体积大,含水量高,再加上含糖也较多,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易受污染。


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03

核桃、杏仁、瓜子等坚果


坚果一旦变质,也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味道发苦,假如在吃坚果类零食时,感到味苦,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


剩下的零食也最好丢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之间极易牵连霉变。



04

土榨油



自制油或“土榨油”更好?安全隐患更大!


首先,食用油原料没人把关,如果用了霉变的玉米、花生和菜籽等,很容易导致黄曲霉素感染。


再则,如果榨油设备清洗不干净,同样会造成食用油发生霉变。

来源:健康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