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字面意思:吃出来的毛病。
听见这句话,吃货们瑟瑟发抖。该面对的总该面对,今天就和广大吃货们聊聊这个事,还不赶紧仔细看看,记得收藏,吃得安全,才不闹心!
食源性疾病,是有正经概念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其中的中毒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中毒。我国将食物中毒的概念定义为“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Jscdcwx
食品污染而引起的疾病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世界上广泛的卫生问题。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996年日本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上万人的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暴发流行,引起全世界的震惊。1999年我国苏皖地区发生大规模感染性腹泻,估计有2万人被感染,195例病例患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死亡人数高达177人。
2011年5月,德国爆发了一场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引起的疫情,随后波及法国、瑞典、美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有3941人发病,909人患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死亡人数为52人。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数亿人因食物污染而患病,食源性疾病发生率为5%-10%,以食源性因素为主引起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发病率高达每年15亿例,死亡约300万人。
Jscdcwx
摸着良心说,有时候也不全是吃货的罪过,这病防不胜防。由于食品生产及流通的全球化、贸易化,新的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东西方饮食习惯的交融,以及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改变,还有各种新的病原体的流行和发现,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断推陈出新,给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Jscdcwx
国家为了吃货们,也是操碎了心!各省市有关机构每年都会按照污染物的污染特性和分布情况进行对各类食品的监测,以及对各大医院中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达到对食品污染的监控,判断可能存在的流行趋势,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减少和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根据权威统计,从2009年至今,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沙门氏菌的污染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致病性很强的大肠杆菌O157:H7的污染虽然历年都有检出,但是微乎其微,少有发现。
据统计,江苏省每年大约有825万人罹患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中因误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物中毒高达40%,其次在病例中检出较高的致病菌为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Jscdcwx
防不胜防的情况,小编不是上帝,一样没办法。下面简单举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情况,供吃货们参考。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类食品,如病死的牲畜肉,冷荤熟肉等,也可由鱼、禽、奶、蛋类食品引起。夏秋季多发,吃了没有煮熟煮透的牲畜肉或在宰后有其他环节被污染的牲畜肉是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划重点!烧烤、铁板啥的,记得要熟了才能吃!
食入污染食品后,常在一天内发病,儿童和青壮年较多,初期为恶心、头晕、头痛、腹痛、出冷汗、无力,随后发展为呕吐、腹泻、腹胀、发热,严重者可出现痉挛、脱水、休克等症状,年老、儿童及病情严重者热不及时抢救可发生死亡。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病程3-4天。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划重点!要吃新鲜的,过夜的、时间长的不能吃!
葡萄球菌中毒起病急,一般在2-4小时内发病,特点为严重的呕吐,甚至可见胆汁及血性胃液,并伴有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表现。病程较短,一般1-3天可痊愈,死亡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