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0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说到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的“敌人”,恐怕要数甲醛了!生活中可以说它无处不在。涉及的物品包括家具、木地板;童装、免烫衬衫;快餐面、米粉;水泡鱿鱼、海参、牛百叶、虾仁;甚至小汽车。不难看出,衣、食、住、行——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四件事,甲醛竟然全部染指了,无处不在的甲醛让人忧心忡忡。
让我们回顾下甲醛对健康的危害
【刺激作用】
甲醛主要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可对眼、口、鼻、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眼睛红、痒、流泪的现象,以及咽喉干痒、咳嗽、喷嚏、胸闷、皮炎等现象。
【变态反应】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突出表现】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致癌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甲醛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既然甲醛有这么多的危害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除它呢?
【误区1】
用水、醋、红茶泡水来去除
虽然甲醛易溶于水、醇和醚是事实,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运动过程中遇到水后会溶入其中,这与活性炭的吸附原理类似。但一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只有水盆的大小,1克活性炭内部孔隙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即使在房间内放一百盆水,其实吸附效果不会比一小包活性炭强多少。
【误区2】
用植物净化空气
植物除甲醛远不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来得有效,很多植物在甲醛浓度高的环境下也会受伤,叶片变为黄褐色且失水萎蔫,严重的甚至死亡。
【误区3】
用橘子、菠萝等水果吸附
曾经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特意做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密封仓中,放置柚子皮的实验仓甲醛含量是空白仓的十倍。因为放入柚子皮后,实验仓的温度增大,甲醛释放量大大增加。柚子皮、菠萝等不但无法去除甲醛,还会使室内的甲醛含量增加。过去很多人之所以觉得使用柚子皮,菠萝后,室内的装修味道小了,那是因为水果的味道把甲醛的味道掩盖住了。
去除有效方法
通风法
通风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甲醛污染。经常开门窗或使用排气扇、风扇进行通风。
空气净化器法
效果不如全面自然通风。选择空气进化器时,要确认是经过有关机构检定的有除甲醛功能的净化器。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的原理是物理性吸附,对甲醛等气体的吸附效果较差。而且,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上限,达到饱和会失效。
由于甲醛很“顽固”,半衰期长达十几年,简单的通风远远不足以祛除它。因此,“除甲醛”不如“少点甲醛”。源头控制尤为关键!购买装修材料或家具时,可以观察板材上是否有绿色环保标识;也可以向厂商索取质量检测报告,查看甲醛释放量是否合格。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找一些专业机构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即为合格。
来源:职业卫生科